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 
艺加之言/母亲节唱响圣母颂歌\王加-短讯
来源: 大公报      时间:2023-05-17 06:31:2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刚刚过去的周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对于赋予我们养育之恩的伟大母亲,如何赞美都不为过。本周应景地选择一张J.S.巴赫的《圣母颂歌》,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于一九六二年发行,美国指挥大师莱昂纳德.伯恩斯坦执棒纽约爱乐管弦乐团,携手美国女高音李.维罗娜、女中音珍妮.托瑞尔、男高音查尔斯.布雷斯勒、男低音诺曼.法洛尔联袂演绎的版本。封套采用的是活跃于十五世纪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佛兰德斯绘画大师汉斯.梅姆林的《天使报喜》。

自十八世纪开始,单独出售拆除的祭坛画面板很常见。这两幅细长的对称木板油画是属于《扬.克拉布三联祭坛画》的外侧翼屏。主画板如今收藏于意大利维琴察市民博物馆,而翼屏内侧的两块画板则散落在纽约皮尔庞特摩根图书馆。被拆解的两块画板组成了完整的天使报喜情节。左侧大天使加布里埃尔带来圣母即将有孕的消息,右侧正在阅读的玛丽亚则以祈祷的手势接受了她被赋予的“使命”。身旁的花瓶插着中世纪天主教徒常用来供奉圣母、具有圣洁寓意的白色百合花。两个人物均身披浅灰色调的长袍,且都被安置在一个带有圆拱的神龛中,脚下还踩着六边形的底座,很明显梅姆林试图模拟大理石的雕塑质感──两人袍服上如刀刻般清晰果敢的线条也是例证。这种名为纯灰色画的技法乃是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普遍的以灰色调“复刻”石雕的“障眼法”,因为画家的要价要远低于雕塑家。不过,梅姆林却将二人的金发和洁白的肤色表现出来,赋予了这两位具有大理石雕塑般躯体、却拥有人类容貌的鲜活生命。作为圣母在得知身怀圣婴后所做的祷告,《圣母颂歌》无疑是契合此画面的“配乐”了。

“碟中画”《圣母颂歌》/《天使报喜》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